1、撞人后送医抢救无效死亡,法律如何判
撞人后,即便立马上伤者送往医院抢救,但最后抢救无效致使死亡的,法律对此类状况的判决主要依据肇事者的行为是不是构成交通肇事罪。
依据《中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的规定,若肇事者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处罚。
在此情境下,即便伤者经过抢救仍不幸死亡,法律也会依据肇事者的责任大小、事故后果的紧急程度等原因来综合断定刑罚。
1.若肇事者在事故中负全部或主要责任,且致使一人死亡,那样其行为非常可能构成交通肇事罪,将遭到相应的刑事处罚。
2.若肇事者在事故后有逃逸行为,那样将面临更严厉的刑事处罚,包含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甚至因逃逸致人死亡而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2、交通肇事罪断定标准有什么
交通肇事罪的断定标准是,符合以下情形之一的,即可定为交通肇事罪:
1.死亡1人或者重伤3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2.死亡3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
3.导致公共财产或者别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30万元以上的。应该注意的是,此处的30万元以上的数额是指行为人无力赔偿的数额,而非事故本身导致的财产损失数额。
法律快车提醒,若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伤,且肇事者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具备酒驾、无驾驶资格驾驶、明知汽车安全装置不全或失灵而驾驶等情形之一的,也将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